... Focker et al., 2012;Focker et al., 2015), 指的是 100 ms 之后的脑电反应, 例如 N1、P2)上的潜伏期都更短(Elbert et al., 2002;Manjunath et al., 1998;Naveen et al., 1997;Roder et al., 1996), N1 振幅更大(Roder et al., 2007;Roder et al., 1996;Topalidis et al., 2020)和不应期更短(Roder et al.TVA (temporal voice areas) 和 FFA (fusiform face area)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存在着连接 通路(Blank et al., 2011; Blank et al., 2015; Blank et al., 2014; Schall et al., 2013; von Kriegstein et al., 2005), 由于 FFA 脑区又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诱发的 激活情况划分为以下两种功能脑区:在听觉环境 下由熟悉嗓音再认任务诱发的 FFA 脑区即 cFFA (cross modal-FFA), 和在人类视觉面孔选择性加 工任务中诱发的 FFA 脑区即 vFFA (visual-FFA) (Blank et al., 2011; von Kriegstein et al., 2008), TVA 和 cFFA 的连接模式。面孔失认症患者经 过实验前的(单模态)嗓音熟悉学习之后, 虽然嗓 音再认率明显差于常人, 但其 FFA 脑区表征出对于 熟 悉 嗓 音 信 息 的 跨 模 态 反 应 , 并 且 FFA (即 cFFA)与 STS 的 功 能 连 接 强 度 与 常 人 无 异 (vonKriegstein et al., 2006), 说明在没有任何视觉面孔 信息提示的情况下(包括实验前的学习阶段和正 式实验阶段), cFFA 可以独立于面孔表征能力而响 应于熟悉嗓音信息, 并与 STS 构建功能连接作用 于嗓音再认活动。 另一方面, 还有一些研究也强调了熟悉嗓音 再认过程中 vFFA 脑区的卷入以及 vFFA 和 TVA 的连接模式, 这些研究使用(已知面孔)个体熟悉 的嗓音(von Kriegstein et al., 2005)或者嗓音−面孔 整体学习后的嗓音材料(von Kriegstein et al., 2008; Schall et al., 2013), 基于独立的视觉面孔定位任 务中的 FFA 脑区(即 vFFA)作为感兴趣区, 发现了 其在嗓音再认过程中有所卷入(von Kriegstein et al., 2008; Schall et al., 2013)并与 STS 脑区存在功 能连接模式(von Kriegstein et al., 2005), 等人(2013)使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技术发现相比于"职业(非面孔类图 片)−嗓音"的控制条件, 面孔−嗓音的前期学习经 历使得在嗓音再认加工的 100ms 左右诱发了右侧 FFA 的激活, 200ms 时听觉感觉成分 M200 的响应 Matsuzaki et al., 2012), 但 Schall 等人(., 2009), 并在这一加工过程中与左侧 STS 构 建了功能连接(Dormal et al., 2018), 早期盲人和 晚期盲人右侧 aFG 可以诱发对于熟悉嗓音身份的 匹配效应 (Holig et al., 2014a, 2014b), 综合这些 结果可以发现涉及盲人嗓音加工的 FG 脑区主要 位于右侧 aFG。 aFG 不 仅 是 视 觉 面 孔 的 选 择 性 加 工 脑 区 (Jonas et al., 2016), 同时也是熟悉面孔身份加工 的一个关键节点(Jonas et al., 2015)。Jonas 等人 (2016)利用颅内脑电(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alo-Holig et al., 2014a, 2014b) 和 嗓 音 选 择 性 加 工(Gougoux et al., 2009; Dormal et al., 2018), Kupers et al., 2006Ptito et al., 2008;Qin & Yu, 2013), fMRI 和正电子放射 断层造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研究 已经证明, 一种感觉通道的刺激可以抑制其他感 觉 通 道 对 相 应 脑 区 的 反 应 (Haxby et al., 1994; Johnson & Zatorre, 2005; Kawashima et al., 1995; Laurienti et al., 2002)。由于缺乏视觉输入, 盲人视 觉皮层只能征用和增强已有的听觉或触觉输入以 处理(非视觉)信息, 这种现 象被称为"去 掩蔽效 应", 例如盲人枕叶中的 V1 增强了与 A1 的结构和 功能连接以执行听觉任务(Klinge et al.Benetti et al., 2018), 说明感觉缺失人群并未表现 出 更 强 的 "TVA−FFA" 连 接 通 路 , 而 且 相 比 于 "TVA−FFA", 早 期 聋 人 的 "V2/3−T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