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uploaded by Jian-Feng Liu
Author content
All content in this area was uploaded by Jian-Feng Liu on Dec 15, 2015
Content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书书书
[
收稿日期]
2
014
-
0
7
-
1
9
;
2015
-
0
1
-
3
1修回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贵州主要虫茶昆虫生物学生态学及所产虫茶评价研究”
(
3
1260526
)
[
作者简介]
刘健锋(
1
988-)
,
男,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
资源昆虫学。E
-
m
ail
:
ad
gg
zdx2
@
sina.com
*通讯作者:杨茂发(
1
968-)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昆虫及螨类系统学、
害虫综合治理以及资源昆虫学研究。E
-
m
ail
:
g
d
g
dl
y
@
126.com
[
文章编号]
1001
-
3
601
(
2015
)
02
-
0
069
-
0
062
-
0
4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刘健锋1
,
杨茂发1
*
,
胡吉凤2
,
3
,
尚小丽4
,
宋琼章1
,
李斌1
,
桑维钧3
(
1
.
贵州大学 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
2.
贵阳市花溪区
农业局,贵州 贵阳 5
50025
;
3.
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
4.
贵阳医学院 医学生物工程
系实训中心,贵州 贵阳550004
)
[
摘 要]为给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采用走访调查和室内饲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
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
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
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贵州
产虫茶昆虫为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
紫斑谷螟、
灰直纹螟、
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等5种。其中,
米仓
织蛾为新发现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寄主植物为豹皮樟、
红果黄肉楠、
化香树和三叶海棠等4种。贵州虫茶品
种主要有米缟螟豹皮樟虫茶、
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
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
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
米仓
织蛾豹皮樟虫茶、
灰直纹螟化香虫茶、
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和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等8种。黔北地区工厂
化生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是米缟螟和紫斑谷螟,
寄主植物是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
黔东南地区生产虫茶的昆虫
主要是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
寄主植物是化香树和三叶海棠。
[
关键词]虫茶;
产虫茶昆虫;
寄主植物;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贵州
[
中图分类号]
S
476.9 [
文献标识码]
A
I
nvesti
g
ation
on
the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Insect
Tea
in
Guizhou
L
IU
Jianfen
g
1,
Y
ANG
Maofa
1
*,
HU
Jifen
g
2
,
3,
S
HANG
Xiaoli
4,
S
ONG
Qion
g
zhan
g
1,
L
I
Bin
1,
S
ANG
Wei
j
un
3
(
1.
I
nstitute
o
f
E
ntomolo
gy
,
G
uizhou
K
e
y
L
aborator
y
f
o
r
P
lant
P
ests
M
ana
g
ement
o
f
M
ountainous
Re
g
ion
,
G
uizhou
U
niversit
y
,
G
ui
y
an
g
,
G
uizhou
5
50025
;
2.
H
uaxi
A
g
r
icultural
B
ureau
,
G
ui
y
an
g
,
G
uizhou
5
50025
;
3.
C
olle
g
e
o
f
A
g
r
iculture
,
G
uizhou
U
niversit
y
,
G
ui
y
an
g
,
G
uizhou
5
50025
;
4.
D
e
p
artment
o
f
M
edical
B
ioen
g
ineerin
g
,
G
ui
y
an
g
M
edical
C
olle
g
e
,
G
ui
y
an
g
,
G
uizhou
5
50004
,
C
hina
)
A
bstract
:
In
order
to
p
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source
develo
p
ment
and
a
pp
lication
of
insect
tea
in
Guizhou
Province
,
the
authors
investi
g
ated
the
s
p
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sect
p
roducin
g
insect
tea
,
host
p
lant
,
cultivars
of
insect
tea
and
the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insect
tea
b
y
usin
g
outdoor
field
investi
g
ation
and
indoor
rearin
g
and
identification.Results
:
There
were
totall
y
five
p
roducin
g
insect
tea
s
p
ecies
,
A
g
l
ossa
dimidiata
,
P
y
r
alis
f
a
rinalis
,
O
rtho
pyg
ia
g
l
aucinalis
,
L
ista
h
araldusalis
a
nd
M
art
y
rin
g
a
x
eraula
;
F
our
main
host
p
lants
,
L
itsea
c
oreana
,
A
ctinoda
p
hne
c
u
p
ularis
,
P
lat
y
car
y
a
s
trobilacea
a
nd
M
alus
sieboldii
;
E
i
g
ht
cultivars
of
insect
tea
,
A
g
l
ossa
d
imidiata
-
L
itsea
c
oreana
i
nsect
tea
,
A
g
l
ossa
d
imidiata
-
A
ctinoda
p
hne
c
u
p
ularis
i
nsect
tea
,
P
y
r
alis
f
a
rinalis
-
L
itsea
c
oreana
i
nsect
tea
,
P
y
r
alis
f
a
rinalis
-
A
ctinoda
p
hne
c
u
p
ularis
i
nsect
tea
,
M
art
y
rin
g
a
x
eraula
-
L
itsea
c
oreana
i
nsect
tea
,
L
ista
h
araldusalis
-
P
lat
y
car
y
a
s
trobilacea
i
nsect
tea
,
L
ista
h
araldusalis
-
M
alus
s
ieboldii
i
nsect
tea
and
O
rtho
pyg
ia
g
laucinalis
-
P
lat
y
car
y
a
s
trobilacea
i
nsect
tea. Moreover
,
insect
s
p
ecies
used
for
factor
y
-
b
ased
mass
p
roductions
of
insect
tea
were
A
g
l
ossa
d
imidiata
a
nd
P
y
r
alis
f
a
rinalis
,
h
ost
p
lants
were
L
itsea
c
oreana
a
nd
A
ctinoda
p
hne
c
u
p
ularis
i
n
Northern
Guizhou
,while
insect
s
p
ecies
used
to
p
roduce
insect
tea
were
O
rtho
pyg
ia
g
l
aucinalis
a
nd
L
ista
h
araldusalis
,h
ost
p
lants
were
P
lat
y
car
y
a
s
trobilacea
a
nd
M
alus
sieboldii
i
n
Southeast
Guizhou.
Ke
y
words
:
insect
tea
;
insect
p
roducin
g
insect
tea
;
host
p
lant
;
resource
investi
g
ation
;
develo
p
ment
and
utilization
;
Guizhou
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
是由特
种昆虫取食特种植物后排出的粪粒制成[
1
-
2
]
。明朝
李时珍在其著作《
草本纲目》
中就有虫茶的相关记
载[
3
]
。虫茶富含高蛋白,
矿质元素丰富,
拥有人体多
种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
常被用于清热解毒、
健脾养
胃、
降血压、
降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2
,
4
]
。虫茶
资源包括产虫茶昆虫和寄主植物。目前,
我国已报
道的产虫茶昆虫有米缟螟(
A
g
l
ossa
d
imidiata
)
、
紫
斑谷螟(
P
y
r
alis
f
a
rinalis
)
、
化香夜蛾(
H
y
d
rillodes
morosa
)
、
弓须亥夜蛾(
H
.
r
e
p
u
g
nalis
)
、
白条谷螟
(
F
u
j
imacia
b
icoloralis
)
、
灰直纹螟(
又名黄条谷螟,
O
rtho
pyg
ia
g
l
aucinalis
)
、黄环纹丛螟(
L
ista
haraldusalis
)
和雪疽夜蛾(
N
odaria
n
i
p
hona
)
等7
种[
5
-
1
4
]
,
寄主植物有豹皮樟(
L
itsea
c
oreana
)
、
红果黄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
43
(
2
):
62
~
65
Guizhou
A
g
ricultural
Sciences
肉楠(
A
ctinoda
p
hne
c
u
p
ularis
)
、
川黔润楠(
M
achil
-
u
s
c
huanchienensis
)
、
贵州润楠(
M
achilus
r
eden
)
、
三
叶海棠(
M
alus
s
ieboldii
)
、
化香树(
P
lat
y
car
y
a
s
tro
-
b
ilacea
)
、
苦藤茶(
S
a
g
eretia
t
hea
)
和苦丁茶(
R
ubus
henr
y
i
)
等8种[
5
-
6
,
9
,
1
5
-
1
6
]
,
命名的虫茶品种有三叶虫
茶、
老鹰虫茶(
米白虫茶和紫白虫茶)
和化香虫茶等
3种[
5
,
1
7
-
1
8
]
。姚松林等[
1
9
]对贵州虫茶资源进行了报
道,
包括米缟螟和白条谷螟[
7
]
2种产虫茶昆虫,
川黔
润楠和贵州润楠2种寄主植物,
同时还简要记载了
虫茶的生产方法;
向应海等[
6
,
9
,
1
2
-
1
4
]也先后报道了贵
州的化香夜蛾、
紫斑谷螟、
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等
4种产虫茶昆虫和豹皮樟、
红果黄肉楠和化香树等3
种寄主植物,
粗分出老鹰茶虫茶和化香虫茶。然而,
目前尚未见对贵州产虫茶昆虫和寄主植物种类及分
布的详细报道,
而对虫茶开发利用的记录也较为简
单,
虫茶品种混乱,
无规范化命名,
有些产地甚至连
虫源和寄主植物都没弄清楚,
就盲目上市销售,
如此
均不利于贵州虫茶的开发利用。为 此,
笔 者 于
2
008
—
2014年,
系统地对贵州赤水、
息烽、
湄潭、
习
水、
正安、
从江和黎平县等虫茶产地生产虫茶农户和
企业的产虫茶昆虫种类及分布、
用于生产虫茶的寄
主植物、
虫茶品种以及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
查,
以期为贵州虫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调查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
用于生产虫茶的寄主植
物,
生产虫茶的农户和生产企业的虫茶生产方法、
生
产规模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
1.2调查方法
于2
008
—
2014年,
到贵州赤水、
息烽、
湄潭、
习
水、
正安、
从江和黎平县等虫茶产地走访调查虫茶生
产农户家的养虫室、
饲养棚和虫茶生产企业的厂房,
收集农户或生产企业饲养箱寄主植物中的幼虫或蛹
带回实验室,
分别放置在有原寄主植物的养虫笼中
饲养至成虫,
同时记录各产虫茶昆虫不同虫态的形
态特征。收集用于生产虫茶的新鲜和已加工好的寄
主植物标本,
观察寄主植物的叶片采摘部位和加工
方式,
了解寄主植物的加工方式,
记录各产地虫茶的
俗称、
虫茶生产方法和规模及虫茶市场销售等情况。
查阅文献资料,
对产虫茶昆虫成虫和寄主植物标本
进行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贵州的产虫茶昆虫
2
.1.1 种类与分布 从表可见,
贵州的产虫茶昆
虫有5种(
封二图
-
1
~
8
)
:
鳞翅目螟蛾科米缟螟、
紫
斑谷螟、
灰直纹螟、
黄环纹丛螟和织蛾科米仓织蛾
(
M
art
y
rin
g
a
x
eraula
)
。其中,
米缟螟分布于黔北
赤水、
息烽、
湄潭、
习水和正安县等地,
紫斑谷螟分布
于赤水和息烽县,
米仓织蛾分布在赤水、
息烽和湄潭
县,
而灰直纹螟分布在黔东南从江和黎平县,
黄环纹
丛螟仅分布在从江县。
表贵州的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Table The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insect
tea
resource
in
Guizhou
产虫茶昆虫种类
S
p
e
cies
寄主植物
H
ost
p
lant
分布
D
istribution
虫茶品种命名
N
ame
建议简称
R
ecommended
abbreviation
利用现状
U
tilization
s
tatus
米缟螟
A
.
d
imidiata
豹皮樟
L
.
c
oreana
赤水、
息烽、
湄潭、米缟螟豹皮樟虫茶 米樟虫茶 工厂化生产
习水、
正安
红果黄肉楠
A
.
c
u
p
ularis
息烽 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 米楠虫茶 小规模饲养
紫斑谷螟
P
.
f
a
rinalis
豹皮樟
L
.
c
oreana
赤水、
息烽 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 紫樟虫茶 工厂化生产
红果黄肉楠
A
.
c
u
p
ularis
息烽 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 紫楠虫茶 小规模饲养
米仓织蛾
M
.
x
eraula
豹皮樟
L
.
c
oreana
赤水、
息烽、
湄潭 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 仓樟虫茶 小规模饲养
灰直纹螟
O
.
g
l
aucinalis
化香树
P
.
s
trobilacea
从江、
黎平 灰直纹螟化香虫茶 灰化虫茶 大规模散养
三叶海棠
M
.
s
ieboldii
从江 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 灰棠虫茶 小规模饲养
黄环纹丛螟
L
.
h
araldusalis
化香树
P
.
s
trobilacea
从江 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 黄化虫茶 大规模散养
2
.1.2 形态特征
1
)米 缟 螟 (
封二图
-
1和图
-
6左)
。卵,
长约
0
.60 mm,
宽约0
.50 mm,
椭圆形至卵圆形,
饱满富
有弹性,
表面具明显的网状花纹。初产时呈乳白色,
而后 渐 变 为 淡 黄 白 色。初 孵 幼 虫 体 长 1
.0~
2.2mm,
为乳白色,
头和臀板呈朱红色,
1
0
~
20d后
胴部由前向后逐渐变黑,
前盾宽大,
橙褐色。刚蜕皮
的幼虫头部桔黄色,
胴部乳白色,
而后渐渐变黑。老
熟幼虫体长1
5
~
28 mm,
头部宽大,
除头部及各节
间膜处为棕色外,
身体呈亮黑色,
胸、
腹部背面有横
纹,
胸足黄褐色。蛹长6
~
1
4mm,
宽2
~
4 mm。蛹
初期为乳白色,
后变桔黄色至棕黑色,
头胸部宽大,
腹面、
翅和足色略淡,
有光泽,
碎屑缀丝呈管状茧。
腹末端横列尾钩6个。成虫,
个体较大,
雌蛾体长
1
0
~16 mm,
翅展2
2~30 mm;
雄蛾体长8~
1
4mm,
翅展2
1
~
26mm。头小,
前翅三角形,
黄褐
色,
翅面布满黑色鳞片且在亚基线、
内横线、
中横线
和外横线处各有1条波状横纹,
构成4条波纹不明
显的斑纹,
外缘有1列为数7个的紫色斑点。后翅
淡黄褐色,
在外横线处有1不明显的浅色波状斑,
中
室外缘常有1明显的淡黄白色至灰白色波状横纹。
2
)紫斑谷螟[
1
0
](
封二图
-
2和图
-
6中)
。卵长
0
.7 mm,
宽约0
.5 mm,
椭圆形至卵圆形,
饱满富有
弹性,
表面具明显的网状花纹。初产时呈乳白色,
而
·
3
6
·
刘健锋 等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L
IU
Jianfen
g
et
al
Investi
g
ation
on
the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Insect
Tea
in
Guizhou
后渐变为淡黄白色。初孵幼虫体长1
~
2mm,
头部
呈淡红褐色,
前胸盾片黄褐色,
臀板淡黄褐色,
体淡
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2
2
~
26 mm,
头部红褐色,
前胸盾片呈褐色,
臀板黄褐色,
胸部至腹部第1节和
腹末2
~
3节灰黑色且多褶皱,
其余各节黄白色。蛹
长8
~
1
3mm,
宽3mm。除翅、
足外,
全体均密生小
刻点。初化蛹时呈体红褐色,
翅、
足黄褐色,
将羽化
时体深红褐色,
翅、
足橙褐色,
复眼深黑褐色。翅、
后
足延伸至腹部第4节末缘。腹末尾钩6个,
其中,
背
面两 侧 各 1个,
腹 面横 列 4个。雌蛾体长1
0~
14mm,
翅展1
5
~
23mm;
雄蛾体长7
~
1
2mm,
翅展
1
0
~
19mm。前翅较后翅狭长,
前、
后翅近基部和外
缘处的内横线和外横线均为1条白色的波纹,
内、
外
横线中部均凸向外缘,
翅外缘均有黑色斑点。前翅
内、
外白色波状横线间为黄褐色,
内横线与翅基以及
外横线与外缘间则为深棕褐色;
后翅淡黑褐色。
3
)灰 直 纹 螟[
9
](
封二 图
-
4和图
-
7
)
;
卵,
长约
0
.6 mm,
宽0.5 mm,
椭圆形至近圆形,
表面具明显
的花瓣状细刻纹,
背面中央具凹陷。卵块产,
表面覆
盖胶质物,
初产时呈淡白色,
而后渐变为黄白色,
孵
化前卵内出 现2个小 黑点。初孵幼虫体长1
.5~
2mm,
体淡黄白色,
头部淡赤褐色,
前胸盾和臀板淡
黄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
0
~
24 mm,
体呈黑褐色,
头部和前胸背板后半 部 色 略 淡,
为黄褐色。蛹 长
1
0
~
12mm,
宽2.5 mm。除腹面的翅、
足和头部区
域外,
全体均密布小刻点。蛹初期呈棕黄色,
翅、
足
黄褐色,
近羽化时体呈深棕褐色,
翅、
足橙褐色。腹
部末端延长成臀棘,
臀棘末端有两个尖刺状突起,
两
侧各有2根钩状刺。蛹外被有一端开口的白色南瓜
子状的丝茧。雌 蛾体 长 1
1~14 mm,
翅展2
1~
28mm;
雄蛾 体长 9~1
4 mm,
翅展1
8~27 mm。
头、
触角和下唇须呈橄榄灰色。胸背、
腹背赭黄色,
腹部黄褐色。前翅灰褐色至赤褐色,
前缘红褐色,
有
1排黄色刻点,
翅基及前缘有紫褐色鳞片;
内、
外横
线淡黄色,
内横线略外弯或向外倾斜,
外横线近直,
向内倾斜,
前缘有黄斑,
中室端有1暗色斑。后翅灰
褐色。
4
)米仓织蛾(
封二图
-
3和图
-
6右)
:
成虫,
翅展
约2
0mm。黄褐色,
头部有丛毛;
下唇须发达,
向上
弯曲超过头顶;
前翅长椭圆形,
黄褐色至灰褐色,
翅
面杂生灰黑色及褐色鳞片,
在近翅端近亚缘线处有
1淡色“
w”
形横纹,
在翅中室中央有1明显黑色斑,
在端部也有1黑色斑点;
后翅以及缘毛淡灰黄色。
5
)黄环纹丛螟(
封二图
-
5和图
-
8
)
:
成虫,
体长
9
~
1
3mm,
翅展1
8
~
22 mm。头呈淡黄褐色,
雄蛾
触角黄褐色,
长度超过胸部。前翅翅基部呈暗黄褐
色,
前翅中部靠近后缘处呈橙黄色,
靠近外缘有暗褐
色鳞片,
外横带呈橙黄色,
其内侧有暗褐色镶边,
外
横带外侧有黄白色宽带,
前翅缘毛呈黄褐色。后翅
色泽斑纹同前翅。
2.2贵州用于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
对各虫茶产地采集的寄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表
明,
贵州用于产虫茶的寄主植物有4种:
樟科豹皮樟
(
封二图
-
1
0和图
-
1
1
)
和红果黄肉楠、
胡桃科化香树
(
封二图
-
9和图
-
1
2
)
和蔷薇科三叶海棠。豹皮樟是
黔北赤水、
息烽、
湄潭、
习水和正安县等地用米缟螟、
紫斑谷螟或米仓织蛾生产虫茶的主要寄主植物,
红
果黄肉楠仅在息烽县作为紫斑谷螟和米缟螟的寄主
植物,
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 均俗称 老鹰茶或白 茶。
化香树则是从江和黎平县灰直纹螟及从江县黄环纹
丛螟的寄主植物,
而三叶海棠仅是从江县灰直纹螟
的寄主植物。
2.3贵州虫茶品种及命名
虫茶源于产虫茶昆虫取食寄主植物后产的排泄
物,
俗称茶砂。虫茶的规范命名包括产虫茶昆虫和
寄主植物2部分。贵州虫茶品种有8种。
1
)米缟螟豹皮樟虫茶。简称米樟虫茶,
曾用名
为息烽米白虫茶,
是米缟螟取食由豹皮樟幼嫩叶片
经翻炒杀青、
揉搓、
发酵和晾干或者晒干制成的茶叶
所产生的排泄物精制而成的虫茶。
2
)米缟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简称米楠虫茶,
是
米缟螟取食由红果黄肉楠幼嫩叶片经翻炒杀青、
揉
搓、
发酵和晾干制成的茶叶所产生的排泄物,
精制而
成的虫茶。
3
)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简称紫樟虫茶,
曾用
名为息烽紫白虫茶,
赤水紫白虫茶,
是紫斑谷螟取食
由豹皮樟幼嫩叶片经翻炒杀青、
揉搓、
发酵和晾干或
者晒干后制成的茶叶所产生的排泄物精制而成的虫
茶。
4
)紫斑谷螟红果黄肉楠虫茶。简称紫楠虫茶,
是紫斑谷螟取食由红果黄肉楠幼嫩叶片经翻炒杀
青、
揉搓、
发酵和晾干制成的茶叶所产生的排泄物精
制而成的虫茶。
5
)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简称仓樟虫茶,
是米
仓织蛾取食由豹皮樟幼嫩叶片经翻炒杀青、
揉搓、
发
酵和晾干或者晒干后制成的白茶茶叶所产生的排泄
物精制而成的虫茶。
6
)灰直纹螟化香虫茶。简称灰化虫茶,
是灰直
纹螟取食晒干的化香树叶片所产生的排泄物精制而
成的虫茶。
7
)灰直纹螟三叶海棠虫茶。简称灰棠虫茶,
是
灰直纹螟取食晒干的三叶海棠叶片所产生的排泄物
精制而成的虫茶。
8
)黄环纹丛螟化香虫茶。简称黄化虫茶,
是黄
环纹丛螟取食晒干的化香树叶片所产生的排泄物精
制而成的虫茶。
2.4贵州虫茶资源的利用现状
调查发现:
在赤水和息烽县,
以豹皮樟为寄主植
物,
米缟螟和紫斑谷螟为产茶昆虫生产虫茶已实现
工厂化生产,
虫茶产品 在市场流通广,
利润产值较
高;
在从江县虫茶生产企业采用野外搭棚的方式,
化
·
4
6
·
贵州农业科学
G
uizhou
A
g
ricultural
Sciences
香树叶片取材方便,
且目前灰直纹螟和黄环纹丛螟
已进行大规模散养,
因不受厂房面积限制,
虫茶总产
量明显高于赤水和息烽县的工厂化生产方式,
但此
方式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产虫茶昆虫种类杂乱,
生产
工艺原始,
且过干、
过湿或外界天敌均能显著影响虫
茶产量,
虫茶一般仅批发给经销商,
利润产值低。米
仓织蛾在息烽县开始进行工厂化饲养,
而在赤水和
湄潭县等地仅小规模饲养。
3结论与讨论
1
)该调查初步查明了贵州赤水、
息烽、
湄潭、
习
水、
正安、
从江和黎平县等虫茶产地产虫茶昆虫的种
类及分布、
用于产虫 茶的寄主植 物,
规范了虫茶品
种,
及贵州虫茶资源利用情况。该调查发现5种产
虫茶昆虫,
其中,
米仓织蛾作为产虫茶昆虫种类系首
次报道,
另未发现化香夜蛾和白条谷螟,
与前人有关
贵州产虫茶昆虫种类有6种的报道有所不同;
文礼
章等[
5
,
1
6
]报道化香夜蛾的寄主植物是化香,
而向应
海等[
6
]
认为,
化香夜蛾的寄主植物为老鹰茶,
但该调
查在该种植物上均未发现此虫。这可能是调查地点
不同造成的,
或由于本次调查与前期调查相隔较长,
产虫茶昆虫种类已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所致。
2
)在贵州记录有5种用于生产虫茶的寄主植
物[
6
,
9
,
1
5
]
。但该调查收集到4种,
其中,
三叶海棠作
为灰直纹螟的寄主植物系首次报道。向应海等[
6
,
1
9
]
报道,
贵州用于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为川黔润楠和
贵州润楠,
而王济虹等[
1
5
]报道,
贵州用于生产虫茶
的寄主植物为豹皮樟和红果黄肉楠,
调查中未采集
到川黔润楠和贵州润楠,
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种名
变动或调查范围有关。豹皮樟是黔川滇等地用于生
产虫茶的寄主植物[
6
,
1
7
]
,
化香是黔桂交界处从江、
黎
平、
三江和龙胜县等地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
9
,
1
6
]
,
三
叶海棠是湘黔城步、
通道和从江县等地生产虫茶的
寄主植物[
2
,
5
,
9
]
。由此可见,
贵州拥有丰富的产虫茶
寄主植物资源。
3
)贵州拥有丰富的虫茶资源,
由于各地重视程
度不同,
虫茶资源开发情况差异较大。息烽和赤水
县的虫茶已实现工厂化生产,
而从江和黎平县的虫
茶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
且此地的
虫茶市面售价远远低于息烽县的销售价格。其余地
区的虫茶以自给自足为主。
4
)老鹰茶和三叶海棠都是民间的一种传统的
茶品,
化香则是一种良好的医药品,
因此,
以化香为
寄主植物所产的虫茶在后期开发利用中更应该注重
其生物安全性[
5
]
。
致谢:
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武春生研究员
和陈付强博士帮忙鉴定产虫茶昆虫米仓织蛾和黄环
纹丛螟学名,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季祥彪副教授
帮助鉴定豹皮樟、
红果黄肉楠和化香树学名,
在此表
示衷心的感谢!
[
参考文献]
[
1]胡 萃.
资源昆虫 及其利用[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1
996.
[
2]Xu
L
,
Pan
H,
Lei
Q,
et
al.Insect
tea
,
a
wonderful
work
in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
J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2013
,
53
(
2
)
:
629
-
6
35.
[
3]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下册)[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1982.
[
4]伍菊英.
三叶虫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 例疗效观察
[
J
]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
(
3
):
28
-
2
9.
[
5]文礼章,
郭海明.
关于中国虫茶若干问题的考察报告
[
J
]
.
茶叶通讯,
1997
(
3
):
29
-
3
1.
[
6]向应海,
鲁新成.
老鹰茶—贵州大娄山民族民间古茶
种[
J
]
.
贵州科学,
1
998
(
3
):
216
-
2
20.
[
7]蔡邦华.
昆虫分类学(
中)[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3.
[
8]秦裕本.产虫茶昆虫
-
中国森林昆虫[
M]
.
北京:
中国
林业出版社,
1983.
[
9]刘健锋,
杨茂发,
王方梅,
等.
产虫茶昆虫灰直纹螟及
其虫茶形态特征记述[
J
]
.
广东农业科学,
2
013 (
21
):
171
-
1
73
,
181
,
237.
[
10
]尚小丽,
杨茂发,
黄 丽,
等.
一种新的产虫茶昆虫—
紫斑谷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
.
应用昆虫学报,
2
011
(
3
):
652
-
6
56.
[
11
]尚小丽,
杨茂发,
黄 丽,
等.
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的
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J
]
.
应用生态学报,
2
012
(
11
):
3045
-
3
050.
[
12
]尚小丽,
杨茂发,
张昌容,
等.
温度对产虫茶昆虫紫斑
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J
]
.
昆虫学报,
2013
(
6
):
671
-
6
79.
[
13
]Liu
J
F
,
Liu
M,
Yan
g
M
F
,
et
al.Tem
p
erature
-
d
e
-
p
e
ndent
develo
p
ment
of
Lista
haraldusalis (
Walker
)
(
Le
p
ido
p
tera
:P
y
ralidae
)on
Plat
y
car
y
a
strobilacea
[
J
]
.Journal
Asia
-
P
acific
Entomolo
gy
,
2014
,
17(
4
):
803
-
8
10.
[
14
]Liu
J
F
,
Yan
g
M
F
,Hu
J
F
,
et
al.Effects
of
tem
-
p
e
rature
on
develo
p
ment
and
survival
of
Ortho
pyg
ia
g
laucinalis
(
Le
p
ido
p
tera
:
P
y
ralidae
)
reared
on
Plat
y
-
c
ar
y
a
strobilacea
[
J
]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
-
g
y
(
2015
),
DOI
:
10.1093
/
j
ee
/
tov003
[
15
]王济红,
祁 翔,
姚松林.
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调查
[
J
]
.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
3
):
983
-
9
85.
[
16
]尤其儆,
赵章保.
化香夜蛾的初步研究[
J
]
.
昆虫知识,
1979
(
3
):
122
-
1
24.
[
17
]黄友谊,
杨 坚,
李华钧.
老鹰茶虫茶的生产及其利用
初探[
J
]
.
茶叶机械杂志,
1999
(
2
):
24
-
2
5.
[
18
]刘健锋,
杨茂发,
尚小丽,
等.
湘黔地区三种主要虫茶
品种形态 学记 述[
J
]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
013
,
32
(
5
):
407
-
4
10.
[
19
]姚松林,
王济红,
向应海.
贵州虫茶的生产现状[
C
]//
昆虫与环境——— 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
集:
资源昆虫.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
575
-
5
79.
(
责任编辑:王 海)
·
56
·
刘健锋 等 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
L
IU
Jianfen
g
et
al
Investi
g
ation
on
the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Insect
Tea
in
Guizhou
贵州I虫荼资源及其利用_现状调查
注:1.米缟螟成虫;2.紫斑谷螟成虫;3.米仓织蛾成虫;4.灰直纹螟成虫;5.黄环纹丛螟成虫;6.米缟螟老熟幼虫
(左)、紫斑谷螟老熟幼虫(中)、米仓织蛾老熟幼虫(右);7.灰直纹螟老熟幼虫;8.黄环纹丛螟老熟幼虫;9.化香
树叶;10.豹皮樟叶;11.经翻炒杀青、揉搓、发酵和晒干或晾干制成的豹皮樟老鹰茶;12.杀青和晒干的化香树叶
Note:
1.
A.
dimidiata
acliill;
2.
P.
farinalis
adull;
3.
M.
xeraula
adult;
4.
O.
glaucinalis
adult;
5.
L.
haraldusalis
adult;
6.
A.
dimidiata
mature
larva(left),
P.
farinnlis
mature
larva(middle),
M.
xeraula
mature
larva(right);
7.
O.
glaucinalis
mature
larva;
8.
L.
haraldusalis
mature
larva;
9.
p.
strobilacea
;
10.
L.
coreana
;
11.
the
dried
leaves
of
L.
core
an
a
;
12.
the
dried
leaves
of
P.
strobilacea
-
图示贵州产虫茶昆虫、虫茶和寄主植物
Fig.
Producing
insect
tea
species
insect
tea
and
host
plants
in
Guizhou
Province
见内X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