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uploaded by Man sing Chan
Author content
All content in this area was uploaded by Man sing Chan on Aug 07, 2014
Content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0 卷 第 3期(2011 年) : 257—277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0 No. 3(2011)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
———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陈万成
(香港大学 中文系)
摘 要 松本秀士、
坂井建雄于2009 年发表大文《〈
全體新論〉に揭載され
る解剖図の出典について》,首次全面揭示《
全体新论》
插图的来源。本篇是松
本文的补充,
探讨
《
全体新论》
二版正文后石印插图所源出,
指出印度殖民地医
疗事业开展时期的一部解剖学译著 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1849) ,
也是
《
全体新论》
插图的主要来源。其书作者 Federic Mouat,
不但
与合信认识,
而且差不多是同期肄业于伦敦大学院。两人在中印两地各自展开
医疗教育,
除了引进人体新知,
同时也宣扬种族等级意识,
影响深远。
关键词 全体新论 合信 插图 种族 Mouat Quain's Anatomy
中图分类号 N092∶ R-0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0224(2011)03-0257-21
收稿日期:2010-11-10 ;修回日期:2011-05-27
作者简介:陈万成,1952 年生,香港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①《全体新论》
成书于 1851 年,
在1859 年合信离华之前,
其书几经改订,
至少有两个改订版,
分别成于1853 年和
1853 年至 1855 年之间。三版的图文互有差异。参见文献[1—4]。关于三版的收藏情况:1851 年初版,
澳洲国
家图书馆藏有一册(图书编号:AMON LMS 197,http:/ /nla. gov. au/ nla. gen-vn 1869 894) ,
此为伦敦会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旧藏,
封底有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亲署,
并注明收藏年份为1852 年。伦敦 Wellcome
图书馆又另有一册(图书编号:Chinese Collection 23B) ,
是合信家族的旧藏。1853 年二版,
哈佛燕京学社有藏本
(编号:TA7850 39) ,
此书已制缩微胶片,
收入 Protestant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J,Physiology and Medicine,
CH-1234 ;J2. [Microfiche,Zug,Switzerland∶ IDC 1982]。至于第三版,
流传最广
,《合信医书五种》
本以及日本
的各种覆刻本,
都是根据这个版本。日本覆刻本一般都删去“造化论”
一节,
原因未明。参见文献[5]。
②叶遂翁的
《全体分图》,
伦敦大学 SOAS 图书馆藏有 6幅(缺第五、
六两幅) ,Wellcome Library 全数在网上公布,
可于 Wellcome Images 索查,编号 L0021333─L0021338。叶氏赞全文即见于第八幅。
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的《
全体新论》,
是近代第一部把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以后的西方解剖生理学系统地介绍来中国的中文医理书,
风行达大
半个世纪,
影响深远。它出版之初,
最为触目的就是它众多的插图,
初版 (1851)有136
幅,
二版 (1853)有271 幅,
三版 (1853 至1855 年之间)有212 幅①。当时两广总督叶名
琛的父亲叶志诜(字遂翁) ,
他本身是中医家,
于咸丰三年(1853)覆刻《
全体新论》(二版)
共271 图,
分成 8幅,
称
“
全体分图”,
其
《
赞》
略云②:
泰西合信氏著全体论,
绘图最为详明……实足为望闻问切之补助云尔。
258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这些插图后来又纷纷出现于朱沛文、
唐宗海、
刘钟衡这些中西医汇通派的著述当中,
流传极广。对于
《
全体新论》
插图的来源,
合信并未在书中表出,
松本秀士、
坂井建雄于
2009 年底发表大文
《〈
全體新論〉に揭載される解剖図の出典について》
[6],
首先揭示其
中173 幅插图之源出,
其功极伟。松本氏的主要依据,
是1859 年5月28 日在 Medical
Times and Gazette 发表的对合信译著的一篇书评[7],
当中提到《
全体新论》
所按据的翻译
原本:
This work is mainly a translation of Dr. Carpenter's admirable treatise on Animal Physiolo-
gy,with extracts from Quain's,Wilson's and Paley's works. ①
(意译
:《
全体新论》
一书,
主要译自 Dr. Carpenter 之名著《
动物生理学》,
其余则摘译自 Quain、Wil-
son、Paley 等诸家著述。)
他又另外广搜1853 年以前出版的欧美人体解剖生理学图册与论著,
查出源自 Carpenter
等四人之外的共62 幅图,
可见松本氏用力之勤。但松本氏所考查的仅为 1853 年后出现
的第三版 (此版页四十六丙下有
“
破边心部图”,
图下有说明
“
此图乃将全心分割两边”
云
云,
凡126 字,
为初版、
二版所无) ,
亦未尝探究合信所自述的插图来源,
其考查容有未周。
本篇依据伦敦 Wellcome 图书馆藏 Morrison-Hobson 档案资料,
稍事补阙,
或有裨于万一。
要考查合信各书的插图有什么来历,
不妨先行钩探一下合信在华藏书的状况。合信
于1839 年来华,
以医药传教,1856 年离粤到香港,
翌年再转到上海仁济医馆[8—10]。当时
正值二次中英战争前夕,
粤局动荡,
合信仓皇出走,
遗下了大批藏书。其友人 J. Cox 在
1858 年2月25 日的信中就提到,
合信在粤的藏书为一书贩所得
,“Many volumes of Edin-
burgh Medical Review and many medical books are there”(意译
:“
内有
《
爱丁堡医学评论》
多
册,医学专书多种”) ,
他(Cox)打算悉数购回寄沪[11]。看来合信当初储备的西洋医书是
很不少的,
当中理应有他编撰
《
全体新论》
时用过的书。他在 1853 年写的 1852 年度惠爱
医馆报告中,
提到他正采集插图,
筹备《
全体新论》
的再版,
其中也略为透露了插图的
来源:
Notice was also made in last year's report of a work recently published─a compendi-
um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Chinese illustrated with numerous lithographic drawings,
(按:即
《
全体新论》)……In order to furnish a much larger supply of suitable drawings to
illustrate the work,the author is now having them cut on wood by a native workman under
his direction. Several of them have already been executed,and considering the hands and
implements employed,it is hoped they will be regarded as promising specimens of wood
engraving,and prove of practical use to the reader. The number will not lie far short of
one hundred,and will be selected from Quain,Wilson,Cruveilhier,Bell,Paxton,Car-
penter,and Mouat. [12]
①引文的 Dr. Carpenter,
即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 (1813—1885) ,
他的 Animal Physiology 初版于1843 年,
1847 年二版
。“Quain”指Quain's Anatomy,
即Jones Quain (1796—1865)的Elements of Anatomy,
此书于1828
年初版,
至1848 年已五版,
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体解剖学教科书之一
。“Wilson”
即Erasmus Wilson (1809—
1884) ,
他的名著 The Anatomist's Vade Mecum 1840 年初版,1844 年已三版
。“Paley”即William Paley (1743—
1805) ,
是著名神学家,
他的名著 Natural Theology(1802) ,
在19 世纪前半期曾风行一时。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59
(意译:去岁报告本馆出版中文新书一种,
乃将解剖、
生理两门汇编而成,
并附石印插图多
幅。……本书现拟重新插图,
多选合宜可用者,
扩而充之,并指令一华工刻板绘印,
已成若干。
按
当下人手、
工料,
可望绘刻可观,
或有益于读者。其图近百数之谱,乃选自 Quain、Wilson、Cruveilhi-
er、Bell、Paxton、Carpenter、Mouat 诸家。)
据此可知,
再版所采用的插图是源自 Quain、Wilson、Cruveilhier、Bell、Paxton、Carpenter、
Mouat 等共7人的著作。到了 1856 年离粤之前,
他写的1855 年度惠爱医馆报告又提到他
正着手编撰另外一部有关外科的书:
Dr. Lockhart has also sent me another donation to aid in the publication of a work of sur-
gery. Several drawings and pages of manuscript have been prepared,but owing to want of
time and other circumstances,its completion must be delayed for another year. [13]
(意译:至乎外科专门之书,雒魏林医师前曾捐赀赞助出版,初稿亦已草成数纸,
插图亦已选备多
幅,
惟世务少暇,
时方多故,稿成锓刻之日,
或待之明年可也。)
此书要到 1857 年抵沪后才梓版,
是为
《
西医略论》。此书原有英文
“
前言”(Short Introduc-
tory Preface) ,
不见于《
西医略论》
各版,
但Wellcome Library 的Morrison-Hobson 档案藏有
一纸(编号:MS 5852 /16) ,
内云:
The drawings used to illustrate this work,upwards of 400 in number,were carefully se-
lected and copied from Liston,Fergusson,Ericksen,Miller,Druitt and Wharton Jones。
(意译:本书有插图共四百余,乃作者悉心选自 Liston,Fergusson,Ericksen,Miller,Druitt,Wharton
Jones 各书。)
这里提到 Liston、Fergusson、Miller 等6人的医籍,
很可能也是合信在粤时的藏书。1858
年合信另一书《
妇婴新说》
出版,
据1859 年Medical Times and Gazette(May 28 )的书评
所言:
This is mainly a translation of Churchill's and Ramsbotham's works. ( [7],555 页)
(意译
:“
本书主要选译自 Chuchill 与Ramsbotham 之大著。”)
《
全体新论》
稍为涉及外科和妇产科,
因此 Liston、Fergusson 以至 Churchill 和Ramsbotham
等人的名著,
说不定都是合信在粤时备用之书。我们根据以上三种资料所列,
即Quain、
Wilson、Carpenter、Liston、Fergusson、Churchill 等等,
考查
《
全体新论》
插图的来源,
事实上已
能得其十之七八。譬如松本氏没有考查出来的好几幅图:第三版页 60 的“
十二日胚珠未
割图
”、“
十二日胚珠割开图”
和“
二十一日胚图”,
源出自 Fleetwood Churchill 的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idwifery (1848 )[14];页10 的“
小儿牙图”,
见Jones Quain 的Ele-
ments of Anatomy(1848)[15]①;页22 的“肉扳睛图”,
出自 Wharton Jones 的A Manual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phthalmic Medicine(p. 455)[16](参见附录一)。这些统统是
19 世纪前半期英语世界里的医学常用书。Churchill 其书,
松本氏未及考查,
至于 Quain 和
Wharton Jones 两人,
松本氏是注意到的,
但两人著书多种,
版本亦繁,
研究者于此偶有漏
①《全体新论》
同页又有
“大人各牙图”,
松本氏亦未揭明出处。此图见 Andrew Bell 编的 Anatomia Britannica
(Edinburgh,1798)Part III 页92 后插页[17]。此书是搜集17、18 世纪医学名家图谱再翻刻
,“大人各牙图”
的
原图见 Jean Joseph Sue 的Traité d'Osteologie(Paris,1759 )[18]。合信或直接取自 Sue 的原书,
亦未可知。(参
见附录一。)
260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失,
亦在所难免。松本氏所不及的另外一人 Mouat,
倒是令人有点惊奇的,
因为 Mouat 这个
名字,
一般研究西洋医史的人都不大注意。我们再细察一下上述三条资料,
胪列出来的
17 人,
除了 Mouat,
无不有名于代,
其中 William Paley 是著名的神学家,
他的名著 Natural
Theology (1802 年初版) ,
风行于时,
其余 15 人,
都是当代享负盛名的解剖学家、
生理学
家。Mouat 厕列其中,
却并非以神学或解剖生理学享誉于时,
我们自然就生出追究的兴
味。以下试以
《
全体新论》
二版正文后的插图为例,
列明来源(表1) ,
表明 Mouat 在《
全体
新论》
中的重要性。
表1《
全体新论》
二版(1853)正文后插图来源一览表(各图详参附录二)
编 号1)图 题 出 处[18 —34]
71. a. 1 足骨总图:1. 左足后形 Mouat / Cheselden
71. a. 2 2. 左足前形 Mouat / Cheselden
71. a. 3 3. 脚面形 Mouat / Cheselden
71. a. 4 4. 脚底形 Mouat / Cheselden
71. a. 5 5. 脚侧面形 Mouat / Cheselden
71. b. 1 四个月胎骨图 Sue
71. b. 2 五个月胎骨图 Sue
71. b. 3 八个月胎骨图 Sue
71. c. 1 侧面人骨图 Albinus(a)2)
71. c. 2 亚非利加人头 Blumenbach3)
71. c. 3 亚细亚人头 Blumenbach
71. c. 4 欧罗巴人头 Blumenbach
71. c. 5 米利坚土人头 Blumenbach
71. c. 6 马利海洲人头 Blumenbach
71. d. 1 正面头骨图 Albinus(b)
71. d. 2 侧面头骨图 Albinus(b)
71. d. 3 横割头骨图 Wilson
71. d. 4 倒看头骨图 Wilson
71. d. 5 破边头骨图 Quain
71. e. 1 人身骨骼图(前形) ( 后形)Mouat / Lizars
71. f. 1 手骨全图:1. 覆手骨图 Mouat / Cheselden
71. f. 2 2. 仰手骨图 Mouat / Cheselden
71. f. 3 3. 饭匙骨后形 Mouat / Cheselden
71. f. 4 4. 饭匙骨前形 Mouat / Cheselden
71. f. 5 5. 锁子骨上看 Mouat / Cheselden
71. f. 6 6. 锁子骨下看 Mouat / Cheselden
71. g. 1 剖擘脊骨现露脑气筋本源图 Mouat / Quain-Wilson
71. g. 2 脑及脊髓分出左右三十一对气筋图 Wilson
71. g. 3 当中破开人脑脊髓之图 Cutter
71. g. 4 盛脑底骨图
71. g. 5 正面脑图 C. Bell 4)
71. g. 6 反转脑底图 Wilson
71. g. 7 横割大脑见当中相连图 Mouat / Quain & Wilson
71. g. 8 当中直割大小脑图 Mouat / Wilson
71. g. 9 脑内左右水房图 Mouat / Quain & Wilson
71. g. 10 脊髓前后根 Solly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61
续表 1
编 号1)图 题 出 处[18 —34]
71. g. 11 (脊髓前后根)此是横割 Solly
71. g. 12 量脑法(前脑多)Carpenter
71. g. 13 量脑法(前脑少)Carpenter
71. g. 14 头面血管并脑气筋图 Mouat / Quain &Wilson
71. g. 15 面部脑气筋图 Mouat / Quain & Wilson
71. h. 1 面部颈部血脉管图 Mouat /Quain
71. h. 2 颈部血脉管图 Mouat /Tiedmann
71. h. 3 心肺之管 Wilson
71. h. 4 左心发心脉,
右心接全身 Bell & Bell
71. h. 5 下部血脉总管图 Wilson
71. i. 1 血脉及回血总管图 Mouat / Bourgery & Jacob
1)《全体新论》
二版[3]的正文止于 71 页,
其后是石版插图,
并无页码。本篇所用的版本,
是据哈佛燕京学社藏本
(编号:TA 7850-39 )摄制的微缩胶片,
收入 Protestant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 J.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CH-
1234 J2
[Microfiche,Zug,Switzerland∶ IDC 1982]。
胶片把正文后插图分列于九个框格之内,本篇依序编码,
从71. a 至71 . i,“71. a”
即71 页之后的第一框格,余此类推。
每框格内有图若干,亦分别以阿拉伯数目字编
码,如“左足后形”
图,
编码为“71 . a. 1”,
即71 页之后的第一框格内的第一图
,“左足前形”
图为
“71. a . 2”,
即
同一框格内的第二图。余此类推。
2)“侧面人骨图”,
原见于Albinus (a)的Tabulae Sceleti(1747 )[21],71 . d. 1-2 的
“正面颈骨图”
和
“侧面颈骨图”,
则见于 Albinus(b)的Tabulae Ossium(1753)[23]。Albinus 的图绘极负盛名,
翻刻甚多,
合信可能是取自其他翻
刻本,
不一定就是 Albinus 的原本。
3)《全体新论》
的
“人头绘图”
非常粗简,
难以辨明来源,
但与 J. F. Blumenbach (1752—1840)的绘图极接近。Blu-
menbach 之前,
欧洲学者一般把人种分成四类,Blumenbach 则改分五类,
很快就成为了欧美人种学说的主流。Blu-
menbach 的原图(见下图)是横排的,
欧洲人种头颅放在正中;两旁是美洲人与马来人,
两端是亚洲人和非洲人。
《全体新论》
的头颅图是直排
,“欧罗巴人头”
也是放在正中,
但上下两旁是亚洲人和美洲人,
两端是马来人和
非洲人 (参见附录二:71 . c. 2—6)。
换句话说,
合信把亚洲人与马来人换了位置,
让亚欧两种更为接近。这说
不定是他为了讨好中国读者而刻意安排的。Blumenbach 对欧美人种学说的影响,
参见文献[35]。
4)《全体新论》
的
“正面脑图”
与C. Bell 图极为近似,
但Bell 图角度较为下倾,
是否合信所本,
存疑。
我们选定二版正文后的插图作调查对象,
是因为二版正文里头的插图,
与三版几乎全同,
倒是正文后的图大部分都没有在三版出现过,
也因此能补充松本氏的考查。这48 幅插图
当中,
见于 F. Mouat 著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19](以下简称《
图
谱》)的共 21 幅。而这些插图其实又统统取自他书①。譬如《
全体新论》
的“
足骨总图”
(见附录二:71. a. 1—5) ,
里头共有5幅小图,
论其源头,
应是 William Cheselden(1688—
1752)的名著 Osteographia (1733)[20],
五图分列两页(参见附录三) ; 但
《
全体新论》
这幅图
的布置格局,
五图共置一页,
与Mouat 书同一款式,
显然是转采自 Mouat。“
手骨全图”
的
①上表“Mouat”
后另附著者名氏,
即
“他书”
之作者
。《图谱》
[19]于正文前有
“List of Plates”,
注明各图之源出。
262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情况也一样 (见附录二:71. f. 1—4) ,
当中的6幅手骨小图,
其源头是 Cheselden (参见附
录四) ,
但细按其布置款式,
显然也是抄录自
《
图谱》。甚至来自 Quain 和Wilson 的7幅
图,
尽管合信也曾提过自己从两人的著述中摘取插图,
但这 7幅其实也可能是从
《
图谱》
借取过来的。就以
《
全体新论》
的“
面部颈部血脉管图”为例 (见附录二:71. h. 1) ,
此图
实即 Quain's Anatomy[25]的“Temporal Artery”(颞动脉图) ,
但《
全体新论》
这一幅是放在
“
颈部血脉管图”之上 (见附录二:71. h. 2) ,
两图合成一图
。“
颈部血脉管图”是源出自
F. Tiedmann 的Tabulae arteriarum corporis humani (1822)[32]。我们转查 Mouat 的《图
谱》,
其中的 Plate XII,
也是把 Quain 与Tiedmann 两图共置一页,
一上一下①,
与《
全体新
论》
相同。显然,
合信是取自
《
图谱》,
而非 Quain 或Tiedmann 的原书。总之
,《
全体新论》
与
《
图谱》
的关系,
确实非比寻常。
我们要是再进一步考查正文当中的插图
,《
图谱》
也同样是重要的来源。松本文中有
两图未能确认来源,
都在正文“
外肾经”
之前,
即“
足月孕妇图”
和“
婴儿脐带胎盘图”
( [3],486—487 页) ,
其实都是来自 Mouat。Mouat 书内两图相邻,
与《
全体新论》
一致
(见附录五)。正文
“
脑为全体之主论”
之前,
松本文未能确定来源的有3幅图
:“
手部脑
气筋并脉管图
”、“
足后脑气筋并脉管图
”、“
脑顶图”。三图并见于 Mouat 书(见附录六)。
《
全体新论》
初版(1851)正文前的第一幅插图,
是
“
全身骨骼前后之图”,
二版(1853)移置
于正文之后 (见附录二:71. e. 1)。Mouat 的
《
图谱》
也有这样的一幅图,
图题为“An ante-
rior and posterior view of the human skeleton 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而且注明是采自 Lizars
( [19],iii 页)。其实这幅图最早见于 Albinus (1697—1770)的Tabulae scelet et musculo-
rum corporis humani (Leiden,1747)[21],
是人体解剖图中的名绘,
本来是分正面(前)与背
面(后)两幅 (见附录七) ,1822 年出版的 A System of Anatomical Plates,
编者 John Lizars 与
W. H. Lizars 把两图覆绘成一图。Lizars 其书并不在合信提过的参用书之列,
那么《
全体
新论》
的
“
全身骨骼前后之图”
应该是从 Mouat 书覆绘过来的,
两书都把此图放在正文之
前,
作为全书的第一幅插图。
Frederic Mouat 其人在欧美医学史上鲜为人知,
他的医学著作,
似乎就只有《
图谱》
一
种②,
也不是什么名著。这部书获得合信青睐,
大抵与两人相识有点关系。两人原来是颇
通书札的,
合信在1853 至1854 年的惠爱医馆报告中就提到 Mouat 曾寄赠据说能治麻疯
的草药( [36],24 页; [37]) 。两人的背景也很相似,
同样是伦敦大学院(University Col-
lege of London)医科毕业,
同样在1838 年取得 M. R. C. S(皇家外科学院成员)的资格。合
①
②
《图谱》
[19]注明两图原见于 Quain 与Tiedmann。见
“List of Plates”,iii 页。
Frederic Mouat 的医学著作,
共有 3种:一为 An Atlas of the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 (Calcutta:
Bishop's College Press,1846 ) ,
此书只有骨骼部分。另一同名之书,
由Bishop's College Press 于1849 年出版,
起
首为
“骨骼部分”,
与第一种同,
其后有 Muscular System,Vascular System,Nervous System,The Organs of Senses
and Voice. The Viscera of the Chest。似乎该书是从1846 年起陆续出版,
至1849 年始出齐。其书有图有文,
分
列英文与印地文(Hindustani)的解述。印地文部分实为英文之翻译。Mouat 又有 Elements of Anatomy (Calcut-
ta;Baptist Mission Press,1848 )一书,
此书全为印地文(Hindustani) ,
书后附英文“Advertisement”:“The pres-
ent work is a companion of the Atlas. ”
书内的插图与 Atlas 相同。其印地文似乎亦与 1849 年版的 Atlas 大同。
上述三书,Wellcome Library 均有藏本。严格来说,Mouat 的解剖学著述,
就只有 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1849)[19]一书。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63
信于 1839 年来华传教。Mouat 则自 1840 年起,
在Indian Medical Service(印度医疗服务
科)任职,
直到 1870 年为止[38,39]。当时他为了给当地学生讲授西医,
于是集合了7、8种
西洋医书———Meckel、Quain、Wilson、Ellis、Harrison、Cruveilhier、Carpenter、Bostock,
选用了
其中的若干图文,
撮写成书,
再由本地人把英文翻译成印地语(Hindustani) ,
分成 Bones
and Ligaments(筋、
骨)、The Muscular System(肌肉) ,The Vascular System(血液系统)、The
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等几个部分,
汇合成一部图文并茂,
既有英文也有印地文的解
剖学教本,
这就是 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 ( [19],iii,v - vi 页)。
这部书是先图后文,
与
《
全体新论》
颇相似,
而Mouat 原来的教科书计划是:
The works should comprise a manual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one of Surgery,one
of Practice of Medicine,including Midwifery,and one of Materia Medica①.( [40],ii 页)
[
意译:其书包括解剖生理学要览一种、
外科一种、
内科(包括产科)一种,
药学一种。]
这又与合信的译述次序如出一辙
:《
全体新论》(1851,Anatomy and Physiology)、《
西医略
论》(1857,Surgery)、《
妇婴新说》(1858,Midwifery)、《
内科新说》[1858,Practice of Medi-
cine,
该书卷下附有“
东西本草录要”(materia medica) ]。合信又这样大量取用 Mouat 书
的插图,
我们不能不想到,
合信的医学译述,
当初很可能是受到 Mouat 的启发。至少《
图
谱》
提供了一个殖民地医学教本的样板,
合信因利成便,
多量地资取 Mouat 所汇集并挑选
过的插图,
也是极有可能的。
Mouat 和合信各自编撰人体解剖生理教本的时候,
都同样特别重视 Quain's Anatomy,
这也是值得一提的。Mouat 谈到自己当初编译教本,
内文主要是撷取自 Quain、Meckel、
Charles Bell 三种②。其前言曾慨叹自己未及采用 Quain 的第五版:
The fourth edition of Quain was at that time the last published:had the fifth edition,edi-
ted by Professors R. Quain and Sharpey been then in my possession,it should alone have
been my guide,as it appears to me to be the most complete,correct and philosophical ele-
mentary treatise on Anatom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 [26],iii 页)
(意译:本书初编之年,Quain 书仅得四版。
其后复出五版,
乃经 R. Quain、W. Sharpey 两先生编订,
要若当时已为我所得,
定必据为指南矣。盖以英文述论解剖学之根本理要,
周备确当,
实无出其
右者。)
上引合信谈到自己编译《
全体新论》
时的用书,
也是首先提到 Quain。Quain's Anatomy 在
当时享誉崇隆,
其书自1828 年第一版面世以来,
一直是19 世纪中叶以前 (也就是 Gray's
Anatomy 出版以前)人体解剖学的必备书,
它的第五版(1848)是经过作者 Jones Quain 的
昆弟 Richard Quain 和William Sharpey 增订,
而两人又都是合信在伦敦大学院(UCL)念医
科时的业师③。合信在1851 年编撰
《
全体新论》
时,
应该是参考过这部 Quain's Anatomy 的
①
②
③
F. Mouat 的
《图谱》,1846 年版的“序”(Preface)与1849 年版不同。引文见于1846 年版[40],1849 年的新版[19]
就再没提起他曾有这样的教科书编译计划。而
《图谱》
似乎就是他编撰的唯一的医学教科书。
参见文献[40]p. v:“The whole of the work has been compiled in English expressly for this translation,and chiefly
from the works of Quain,Meckel and Sir Charles Bell. ”(意译
:“全书主要采自 Quain、Meckel、Charles Bell 三家
著述,编集成英文本,再据之译成印地文。”)
Richard Quain 和William Sharpey 两人分别于 1838 年与 1839 年给合信写过荐函。见于 Wellcome Library 的
Morrison-Hobson 档案,
编号 MS 5840 / 3、MS 5840 /5 。
264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最新版。譬如,Quain's Anatomy 第五版论大脑有这样的细节:
In three idiots,whose ages were sixteen,forty,and fifty years,Tiedemann found the
weight of their respective brains to be 19 3 /4 oz. ,25 3 /4 oz. ,and 22 1 /2 oz. ( [15],
671 页)
(意译:痴蠢者三人,
一16 岁,
一40 岁,
一50 岁。Tiedemann 量其脑重,
依次得 19 3 /4 盎司,25 3 / 4
盎司,22 1 / 2 盎司。)
这是以前的版次没有的
。《
全体新论》
论脑则撮述仅及其中二人,
云:
又有痴蠢之人,
五十而死,
脑重一十八两,
又一人四十而死,
脑重二十一两。
( [3],17a - b 页)
我们把18 两和 21 两换成盎司,
就很接近22. 5 oz 和25. 75 oz①
。《
全体新论》
接着的一
段,Mouat 的
《
图谱》
也有同样的内容,
同样是取自Quain's Anatomy,
这一节倒是Quain 第四
版与第五版所共有的,
略引如下: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suggeste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cranium to the
face;. . . In the crocodile these lines are so nearly coincident that there is scarcely any
appreciable angle.
In the Horse it measures. . . . . . . . . . . . . . . . 23°
Ra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Do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Ouran-Outa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to 60°
European adul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15],98—99 页; [25],
182—183 页)
[
意译:量定颅骨与面骨比例,
向有数法。……鳄类两线(按:指额颏斜线与耳鼻水平线,
详下)近
乎相併,
几不成角,
马则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度
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度
①《全体新论》
的数字一般都不十分准确,
草率疏误,
时或见之。譬如同节云
:“女人之脑,
约少男人五六两”
( [3],17a 页) ,
内容源出自 Quain's Anatomy( [15],619 页) ,
原文说
:“The adult male encephalon is heavi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the average difference being from 5 to 6 oz. ”
合信似乎不暇把盎司换算为两。又“全体
脂液论”
云
:“西国医士以显微镜自照其掌,
登方一寸,
有三千五百二十八孔,
每孔之下管长二分,
汇而算之,
共长三丈三尺。”( [3],59a 页)这一节的内容,
应系源自 Erasmus Wilson 的名篇 Practical Treatise on Healthy
Skin,许多医书都曾转录。以下从 William Carpenter 的A Manual of Physiology 引出相关的一节:
According to Mr. Erasmus Wilson,as many as 3528 of these glandulae exist in a square inch of surface on the
palm of the hand;and as every tube,when straightened out,is about a quarter of an inch in length,its follows
that in a square inch of skin from the palm of the hand there exists a length of tube equal to 882 inches,or 73
1 /2 feet. [41]
(意译:据Erasmus Wilson 所言,
手掌一方英寸,
有皮腺共3528 之数。腺管全长约1 / 4 英寸,
则手掌
一方英寸,
其腺管共长 882 英寸,
即73 1 / 2 英尺。)
此处提到
“square inch”
的地方,
合信仅改作“方寸”,
不作换算。但下文谓
:“about a quarter of an inch in
length”,
合信则改称
“二分”,
亦是笼统之词。以下英文谓手掌上一方英寸,
腺管共长 882 英寸。若按合信所
用比例,即
“西国之一寸,
每寸中土七分”( [3],27a 页) ,
那么 882 英寸等于 6丈1尺左右。与合信的
“三丈
三尺”
相差甚远。当初计算的人说不定是把882 看成 552,
才会算出三丈多。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65
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度
猩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至60 度
欧种成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度]
Mouat 的
《
图谱》
依Quain 书全文悉录( [19],2—3页)。而《
全体新论》( [3],17b 页)则
概括其文意如下:
人固以脑轻重为愚智,
而兽类亦然。猩猩,
兽之最灵者也,
以机矩度之,
约得五十
六至六十度,
几与庸人相埒,
若家犬则三十五度,
羝羊得三十度,
马得二十三度,
他兽
愈愚,
度亦递减,
下而鳞介,
则无度焉。
这一节的内容略为烦缪,
稍需解述,
当中涉及 19 世纪的“
量脑法”,
不但用来判别人兽之
间的智愚,
甚至用来量定人种之间的等级高下
。《
全体新论》
解释
“
量脑法”
云:
西国书有量脑之法,
以九十度为率,
其法用一机矩,
将一端自耳孔横度至鼻孔,
又
将一端由颔骨上量至额,
然后视两端相去几何,
额之高者,
约得八十五度,额斜削者,
约得七十至八十度之间,
大抵度愈多则人愈智,
度愈少而人愈愚。
①( [3],17a 页)
另外还有图示以为说明(图1)②:
图1《全体新论
》“量脑法”
图示
(参见: [2],15—16 页; [3],71 页之后; [4],16 又甲页)
这种把人种与脑力相提并论的量脑法,
视白人为人种的最高范式,
抬举白种人,
贬辱黑种
人
。《
全体新论》
的
“
造化论”
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说明
:“
亚非利加人……头骨厚窄,
唇大口
阔,
鼻准耸,
下颏凸。”( [3],67b 页)与前图互为呼应。这种人种说在晚清是颇有影响的,
试看康有为
《
大同书·去种界同人类》(手稿本)所说的
:“
黑种之人……上额向后,
下颏向
前,
头颅较愚,
望之可憎可畏。”
③
[42]康说几乎就是上图“
黑人头壳”
的解述。清末唐才常
的
《
觉颠冥斋内言》
卷3也曾触及“
量脑法”,而且说得更具体:“
古者人首之角度扁,
今
①
②
③
《全体新论》
这一节论量脑之法,
也应该同样本之于 Quain's Anatomy: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suggested for determin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cranium to the face;the simplest is
that of Camper. If a line be drawn upwards from the side of the chin,over the most prominent part of the fore-
head,it will form an angle with a horizontal line drawn backwards over the external auditory foramen from the
margin of the anterior nares;the size of the angle will indicate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ranium and
brain,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face and organs of sense. ( [15],98—99 页; [25],182—183 页)
(意译:量定颅骨与面骨比例,
向有数法,
又以 Camper 之法为最便。自下颏向上,
至前额隆凸处画一线,
又自鼻翼至外耳轮画一水平线,
两线相交之角,
视其大小,
即可量出头颅脑体发育视面部感官发育之
比例。)
这一节也是 Mouat 引用过的,
参见文献[19],3页。
两图源出自 W. Carpenter 的Animal Physiology( [31],349 页)。
康有为应该是读过
《全体新论》
的,
他的
《桂学答问》
[43]就曾经推荐过这部书。至于人兽智愚之比
,《全体新
论》
初版( [2],15—16 页之间)在上引两图
“白人头壳”和
“黑人头壳”之旁,
是另有
“猴类头壳”
与
“猪公头
壳”
两图的。
266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之角度楕,
惟椶黑种人角度尚与狝猴之微生物同,
盖由猴而人之精元未改,
故其智慧亦独
劣。”
[44]唐说未必取自
《
全体新论》,
但他把椶黑种人与狝猴等量齐观,
就近于前引合信所
谓“
猩猩……几与庸人相埒”。无论如何,
康、
唐之说,
其根据就是《
全体新论》
所译介的
这种量脑法,
而《全体新论》
应该就是晚清把这种量脑法输进中国的第一部医理书。
Mouat 的
《
图谱》
与
《
全体新论》
都倚用 Quain 书,
又都不烦详述量脑法,
这多少反映出一部
分从事殖民地医疗事业者的心态。
无论如何,Mouat 的
《
图谱》
显然与
《
全体新论》
关系密切。我们要探讨《
全体新论》
的
编撰背景,
这是一部不能轻忽的书。
晚清读者是很重视西医书的插图的
。《
汪康年师友书札》
录有叶瀚一函,
内云:
承代买各书
,《
全体通考》
最切要,
但无图,
可诧!想是图与说单行离开。失图书
即不全,
何以须七元之价?西书无图,
便为废物![45]
其辞或过激。但图以辅文,
其功实大。
晚清西学东传之初,
蒙昧稍开,
图的传意功能,
是尤
其关要的。朱沛文
《
华洋脏象约纂》
就特设
“
诸图”
一节,
其
“
凡例”
云:
集后附刻脏腑官骸图式,
皆选自洋医,
非弃华从洋,
但以绘画工匠,
洋人较
胜耳。
[46]
他偏重“
洋”
图,
不无道理,大概就是晚清译官张德彝观看西人“
骨节脏腑等图”
后所赞
叹的“
与真毕肖”
[47]。
而朱氏所谓“
选自洋医”,
其实十居其九都是来自合信的
《
全体新
论》
①
。《
全体新论》
的插图在汇通中西医方面的作用,
亦由此可想。
不过,
科学撰述的插图,其实也不完全限于揭示客观真实之用,
而是能作为与
“
修辞”
同功的撰述策略的,
用Martin Kemp 的说法,
就是“the rhetoric of the reality”(“
对现实的
一种修辞”)[48,49]。绘图的逼真感以及所涵含的技术客观感 (technical objectivity) ,
是著
述者拿来强化论辩力的手段。就正如文章学上的积极修辞,
能提高论辩效果一样。譬如
上引的“
白人头壳”和
“
黑人头壳”,
这两图在绘画上的逼真感,
对于人种智愚高下的论
题,
就起了支撑效果,
大大强化了论述的客观感与取信力。读者不察,
轻易就视以为真实。
总之,
插图的“
修辞”
性,
它如何产生,
又如何
“
仿真”,如何予人
“
反映现实”的印象,
这都
是科技传播史上应该注意的话题。本篇在松本文的基础上,
补苴罅漏,
特别提出 Mouat 的
《
图谱》
也是
《
全体新论》
插图的重要来源,
对于研究晚清医学插图,
或有助于发机。要是
读者能由此而往,
放眼远眺,
进而探讨一下 19 世纪在中印两地同时出现的殖民地医疗教
育图景,
则善莫大焉。
致 谢 本篇是
“Late Qing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的研究报
告之一。研究计划获香港 RGC(CERG code:HKU 7432 / 06H)及HKU-Cambridge Hughes
Hall Doris Zimmern Fellowship 赞助,
谨此申谢。
①《华洋脏象约纂》
共有图123 幅,
据初步调查,
其中至少有114 幅是来自
《全体新论》
的,
份量要在90% 以上。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67
附录 1
268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附录 2
《
全体新论》(二版)正文后插图与原图之比较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69
270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71
272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73
附录 5
《
全体新论》,
页60 乙a - b
(胎盘可能是由于版幅所限而移置于图上)
274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附录 6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75
附录 7
Albinus,Tabulae Sceleti(1747)
参 考 文 献
1陈万成.《全体新论》
的撰译与早期版本[A].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中国典籍与文化》
增刊) [C].第13 辑.南
京:凤凰出版社,2011. 200—221.
2合信.全体新论[M].广州:惠爱医馆,1851.
3合信.全体新论 [M]. 2 版.广州:惠爱医馆,1853.
4合信.全体新论 [M]. 3 版.广州:惠爱医馆,约于 1855.
5吉田寅.“閑邪存誠”の一考察[J].立正大學文學研究紀要,1989,5:14—15.
6松本秀士,坂井建雄.《全体新論》に揭載される解剖図の出典について [J].日本醫史學雜誌,2009,55(4) :
463—497.
7 Anonymous. Review:Chinese works[N].Medical Times and Gazette,1859-05 -28:555—556.
8 Wylie A.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M].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67.
125—128.
9 Hooper D. Dr Hobson:a medical missionary[D]. 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1993.
10 赵璞珊.合信
《西医五种》
及在华影响[J].近代史研究. 1991 ,2:67 —83.
11 Cox J. Letter to B. Hobson [Z]. MS 5838 8 /2,Morrison-Hobson Archive,Wellcome Library.
12 Hobson B. Brief Report of the Hospital at Kum-le-fou in Canton during the Year 1852 [Z],MS 5852,Morrison-Hobson
Archive,Wellcome Library. (“Hospital at Kum-le-fou (金利埠)”即惠爱医馆。)
13 Hobson B. Report of the Missionary Hospital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Canton under the care of Dr. Hobson of the London
276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 卷
Missionary Society for 1855—1856 [Z]. Morrison-Hobson Archive,Wellcome Library:MS 5852 /46 (1).
14 Churchill F.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idwifery [M]. Philadelphia:Blanchard & Lea,1853.
15 Quain J. Elements of Anatomy[M]. 5th ed. Richard Quain and William Sharpey (eds). London:Taylor and Walton,1848.
16 Jones W. A Manual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phthalmic Medicine[M]. London:John Churchill,1847.
17 Bell A. Anatomia Britannica [M]. Edinburgh,1798.
18 Sue J J. Traitéd'Osteologie,traduit de l'Anglois de M. Monro[M]. Paris:Guillaume Cavelier,1759 .
19 Mouat F. An Atlas of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M]. Calcutta:Bishop's College Press,1849.
20 Cheselden W. Osteographia[M]. London,1733.
21 Albinus B S. Tabulae sceleti et musculorum corporis humani [M]. Leiden,1747.
22 Blumenbach J F. De Generis Humani Varietate Nativa [M]. Gottingae:Vandenhock et Ruprecht,1795 .
23 Albinus B S. Tabulae ossium humanorum [M],Leiden,1753.
24 Wilson E. A System of Human Anatomy[M]. 4th American edition (from the 4th London edition,1847). Philadephia:
Blanchard,1850.
25 Quain J. Elements of Anatomy[M]. 4th ed. London:Taylor and Walton,1837 .
26 Lizars J. A System of Anatomical Plates [M]. Edinburgh:W. H. Lizars,1822 —1826.
27 Quain J,Wilson E. A Series of Anatomical Plates[M]. London:Taylor and Walton,1842.
28 Cutter C. Anatomy and Physiology Designed for Academies and Families[M]. 3 rd ed. Boston:Benjamin B. Mussey,1847.
29 Bell C. The Anatomy of the Brain[M]. London:Longman and O. Rees,1802.
30 Solly S. Human Brain∶Its structure,Physiology and Diseases[M]. London:Longman,Brown,Green,1847 .
31 Carpenter W. Animal Physiology[M]. London:Wm. S Orr and Co. ,1847.
32 Tiedmann F. Tabulae arteriarum corporis humani [M]. Carlsruche:C. F. Müller,1822 .
33 Bell J,Bell C.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 [M]. London:Longman,Rees,Orme and
Green,1829.
34 Bourgery J B M. Traitécomplet de l'anatomie de l'homme[M]. Paris:C. B. Lefranc,1831—1845.
35 Gould S J. The Mismeasure of Man,new and expanded ed. [M]. New York /London:Norton,1996. 401—412.
36 Hobson B. Leprosy in China and the East [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Part III.
Hong Kong,1853. 24 .
37 Hobson B. A Report of the Missionary Hospital in Canton (1853—1854) [Z]. Morrison-Hobson Archive,Wellcome Li-
brary:MS 5852 /44 (2).
38 Anonymous. Obituary:Dr. Frederic John Mouat [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97,60(2) : 434 —437.
39 Lawrence R. Frederic John Mouat(1816—1897) ,MD FRCS LLD of the Indian Medical Services[J].Journal of Medical
Biography,2007,15∶ 201—205.
40 Mouat J. An Atlas of the Anatomical Plates of the Human Body[M]. Calcutta:Bishop's College Press,1846 .
41 Carpenter W. A Manual of Physiology[M]. London:John Churchill,1846. 431 —432.
42 康有为.大同书(手稿本) [A].续修四库全书[Z].第953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122.
43 康有为.康有为学术著作选·桂学答问 [M].北京:中华书局,1988 . 39.
44 唐才常.觉颠冥斋内言[A].续修四库全书[M].第1568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57.
45 上海图书馆.汪康年师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59.
46 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M].卷上凡例.佛山刊本,1892.
47 张德彝.三述奇[A].续修四库全书[M].第576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219.
48 Kemp M. Temples of the Body and Temples of the Cosmos:Vision and Visualization in the Versalian and Copernican
Revolutions [A],Baigrie B S (ed. ).Picturing Knowledge: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Use of
Art in Science[C].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6 . 43.
49 Kusukawa S. The Uses of Pictures in the Formation of Learned Knowledge:The Case of Leonard Fuchs and Andrea Vesa-
lius [A]. Kusukawa S (ed. )Transmitting Knowledge[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73 —77.
3期 陈万成
:《
全体新论》
插图来源的再考察———兼说晚清医疗教育的一段中印因缘 277
The Pictorial Sources of Benjamin Hobson's (1816—1873)Quanti xinlun
CHAN Man Si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bstrac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supplement H. Matsumoto's pioneering studies of Benjamin
Hobson's medical works. It has identified one of Hobson's major sources,F. Mouat's An Atlas of An-
atomical Plates,which,unlike his other sources,were published outside Europe,in Calcutta in
1849. Mouat and Hobson were almost contemporaries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 the 1830s,and
both went to the Far East after completion of their medical training,Hobson to China as a
missionary,and Mouat to India for career and adventure. Both became engaged subsequently in the
local medical education,and in translating and composing medical textbooks in the local languages.
Their works were instrumental,not only in bringing Western medical science to the East,but also in
establishing a racial consciousness in the oriental mind,“White acme,Black pit”,with profound
impacts.
Key words Benjamin Hobson,Quanti xinlun,medical illustrations,Mouat,racism
Quain's Anatomy